Google Trends 教學2025:7 招實用技巧,快速掌握熱門搜尋趨勢!

你還不知道 Google Trend 是什麼?這篇 Google Trends 教學將帶你深入了解 2025 最新操作技巧,包含 7 招實用方法,讓你輕鬆掌握熱門關鍵字搜尋趨勢、台灣與香港地區的搜尋趨勢,無論你是做 SEO、經營自媒體、還是電商行銷,這都是你不能錯過的關鍵工具!

Google Trends 是什麼?為什麼行銷人與創作者都在用?

Google Trends(Google 趨勢)是 Google 推出的免費搜尋趨勢分析工具,可協助使用者查看關鍵字在不同時間與地區的搜尋熱度變化,透過圖表化的方式,Google Trends 將使用者輸入的關鍵字搜尋數據「標準化」成 0~100 的相對熱度值,讓你快速掌握熱門話題與市場動向。

google trend

與其他關鍵字工具最大的不同,是它呈現的是趨勢變化而非實際搜尋量,這使得 Google Trends 特別適合用來分析:

  • 近期話題是否正在升溫或退燒
  • 哪些主題在特定地區特別熱門
  • 關鍵字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情況

你可以根據區域、時間範圍、搜尋類型(如網頁、新聞、YouTube、圖片等)來篩選資料,搭配主題(Topic)或關鍵字(Search Term)做深入比較,這對於內容創作者、SEO 寫手、行銷團隊與中小企業主來說,是進行選題與趨勢預測的重要參考來源。

Google Trends 和 Google Ads、Ahrefs 有何不同?

雖然 Google Trends、Google Ads 與 Ahrefs 都提供關鍵字數據,但它們的重點功能不同:

工具名稱核心功能適合對象
Google Trends呈現搜尋熱度變化趨勢,支援比較不同主題在時間與地區的關注度。行銷人員、創作者、SEO 初學者
Google Ads Keyword Planner顯示關鍵字的實際搜尋量、競爭程度與出價建議,用於廣告規劃。廣告投手、SEM 專家
Ahrefs / SEMrush提供全面的 SEO 數據,如關鍵字難度、網站分析與競爭追蹤。專業 SEO 操作人、品牌方

Google Trends 教學! 7 招技巧一次學會

以下教你Google Trends 7 大技巧:

技巧 1:找出熱門搜尋關鍵字(依區域 / 語言)

Google Trends 支援依照不同地區、語言與搜尋平台(如新聞、YouTube、圖片)來探索熱門關鍵字,這對於正在進行市場開發、多國行銷或跨語言 SEO 優化的使用者非常實用。

舉例來說,若你經營的是跨境品牌,可透過切換地區比較「同一個商品」在台灣、日本、香港的搜尋熱度差異。再進一步設定語言,就能更精確地判斷各市場的偏好用詞,選擇不同「搜尋類型」也能找到平台專屬的熱門關鍵字,例如在 YouTube 類型中,你可以分析影片主題熱度,在 Google 圖片中則可觀察視覺類內容的搜尋趨勢。

google trend

應用情境建議:

  • 跨境電商選定在地化商品名稱
  • 多語系網站設定地區版關鍵字
  • 內容平台區分不同語境下的搜尋行為

技巧 2:掌握即時搜尋熱度,搶先發話題

Google Trends 的「即時熱搜榜」功能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網路上剛剛爆紅的話題,尤其適合新聞媒體、社群小編、內容創作者快速反應。

透過 24 小時內的熱搜趨勢,不但能看到目前最熱門的話題,也能判斷該熱度是否還在持續升溫。這些數據能協助你更有效地制定即時貼文、短影音選題或行銷素材。

google trend

應用情境建議:

  • 發稿或社群貼文搶在話題前頭
  • 判斷事件熱度是否值得製作內容
  • 評估特定趨勢是否已退燒

技巧 3:分析季節性趨勢,規劃行銷檔期

許多關鍵字會依照季節與節慶出現週期性變化,例如「冷氣」在夏季搜尋量大增、「羽絨衣」則集中在冬季,透過 Google Trends 的時間軸分析功能,可以清楚看出關鍵字每年高峰時間。

掌握這類資料能幫助你提早佈局內容、預算與廣告策略,不論是做 SEO 還是廣告投放,都能更精準地把握時機。

google trend

應用情境建議:

  • 提前安排部落格或活動內容
  • 投放廣告避免過早或錯過高峰
  • 評估季節性產品發表時間

技巧 4:比較品牌與競爭對手關鍵字聲量

Google Trends 支援最多五組關鍵字同時比較,非常適合用來評估不同品牌、商品或主題的相對聲量,這對 SEO 規劃、競品分析和行銷策略優化都非常實用。

例如,想了解「iPhone 15」與「Galaxy S24」哪個在台灣討論熱度更高,就可以設定地區與時間後進行比對;或在旅遊市場,分析「台南旅遊」與「花蓮旅遊」的聲量走勢,也能幫助業者規劃行銷檔期。

google trend

應用情境建議:

  • 比較產品 A vs 產品 B 熱度
  • 選擇 SEO 主題關鍵字
  • 分析競爭對手趨勢起伏

技巧 5:發掘相關關鍵字與延伸話題

在 Google Trends 的「探索」底部,有兩個非常實用的區塊:「相關主題」與「相關查詢」,這些是搜尋者同時也在搜尋的內容,可作為發想新內容的靈感來源,透過篩選「人氣竄升」還能搶先掌握快速竄紅的搜尋詞,為內容與廣告帶來高流量潛力。

你可以透過這些延伸字詞找到:

  • 長尾關鍵字(更精準的搜尋語句)
  • 熱門品牌、人物或活動關聯
  • 新興話題的關鍵字線索
google trend

應用情境建議:

  • SEO 編輯拓展主題深度
  • 電商平台擴充商品描述關鍵字
  • 發想社群貼文或影片內容標題

技巧 6:結合 Google Trends + SEO 工具應用實例

雖然 Google Trends 可快速分析趨勢變化,但若要了解搜尋量、競爭度與實際轉換機會,建議搭配使用 Google Ads Keyword Planner、Ahrefs 或 Ubersuggest。

舉例:

  • 用 Google Trends 比較兩個主題的熱度趨勢
  • 再用 Ahrefs 檢查這兩個關鍵字的搜尋量與難度
  • 最後用 Google Ads 評估該關鍵字廣告點擊成本

這樣三步驟操作,不僅能了解趨勢走向,還能實際評估「值不值得寫」、「要不要投廣告」,讓你的行銷策略更具數據依據。

技巧 7:查看年度搜尋排行榜,掌握內容走向

每年 Google Trends 都會釋出「年度搜尋排行榜」,這是內容行銷、社群選題與回顧文章最寶貴的靈感庫,從熱搜人物、事件、商品到旅遊地點,都能一眼看出當年用戶最關心的話題。

除了觀察話題外,也可以參考前一年熱搜關鍵字,判斷哪些主題具備延續熱度、值得做成專題或長尾內容。

google trend

應用情境建議:

  • 年度趨勢回顧文章、影片選題
  • 品牌社群年度回顧活動
  • 找出具長尾潛力的 evergreen content

Google Trends 的 3 大實用情境應用

Google Trends 不只是分析工具,更是能實際應用在行銷實務的利器,以下三個情境說明,將帶你了解如何將 Google Trends 與 SEO、廣告與社群策略結合,讓數據真正轉化為流量與商機。

用在 SEO 關鍵字策略上

在規劃網站內容或部落格主題時,最怕選錯關鍵字方向,Google Trends 能協助你觀察某個關鍵字的趨勢變化,判斷它是短期熱度還是長期穩定成長的主題,這對於打造 evergreen content 特別重要。

google trend

例如,你想撰寫一篇文章關於「線上英文課程」,就可以用 Google Trends 分析這個關鍵字在台灣的過去 12 個月搜尋趨勢是否穩定成長,並搭配地區熱度找出流量潛力區域,也能比較相似主題(如「成人英文補習」、「英文家教」)來選出更具 SEO 價值的詞。

用在 Google Ads 廣告投放分析

在廣告投放前,你可以先利用 Google Trends 評估某個產品或主題的熱度是否正在上升,避免投入預算在熱度已退的關鍵字上,還能透過區域搜尋熱度分析,找出轉換潛力較高的市場區域,進一步設定 Google Ads 的地區性出價與投放策略。

google trend

舉例來說,若你要投放「空氣清淨機」的廣告,Google Trends 可以告訴你「冬季過敏季節」搜尋熱度是否增加,並標示出對應熱區如台中、台南等,幫助你將預算集中在最具回報的地區與時機點。

用在社群與內容行銷規劃

社群經營需要時時掌握話題熱度與用戶關注點,Google Trends 的即時熱搜榜與相關查詢功能,正好能提供靈感來源與內容方向指引。

google trend

舉例來說,經營旅遊頻道的 YouTuber 可以用 Google Trends 分析「東京自由行」與「大阪美食」哪一個在 YouTube 平台的搜尋熱度較高,並依照搜尋趨勢調整主題,甚至可以從相關搜尋中找出標題靈感,如「東京景點懶人包」、「大阪三天兩夜行程」,提升點閱率與搜尋排名。

這種數據驅動的選題模式,也適用於 Instagram、Threads 等社群平台,有助你製作更具趨勢感的貼文與影音內容。

Google Trends 進階功能與使用小撇步

以下教你Google Trends 進階功能與使用小撇步:

怎麼篩選搜尋類型與地區時間

Google Trends 提供多種篩選器,讓你能從不同維度觀察資料。你可以根據「地區」、「時間範圍」、「搜尋類型」等條件來細分趨勢圖,得到更具參考價值的分析結果。

google trend
  • 地區:可選全球或特定國家、地區(如台灣、香港、美國),系統也會自動顯示熱門子區域。
  • 時間範圍:支援查詢過去 4 小時、7 天、30 天、12 個月,甚至 2004 年以來的完整數據。
  • 搜尋類型:除了一般的「網頁搜尋」,還能切換成「圖片」、「新聞」、「YouTube」、「Google Shopping」搜尋。

這些篩選條件的靈活搭配,有助於你掌握不同平台與地區的搜尋習慣差異,並做出更貼近目標市場的內容判斷。

主題(Topics)vs 搜尋字詞(Search Terms)差在哪?

在輸入關鍵字時,Google Trends 會讓你選擇「搜尋字詞」或「主題」,這兩者其實有顯著差異:

  • 搜尋字詞(Search Term):只會比對字面上的文字,沒有語意延伸。例如輸入「apple」,就只會找搜尋「apple」這個字的使用者。
  • 主題(Topic):由 Google AI 定義的語意集合,包含不同語言與關聯詞彙。例如選擇「Apple Inc.(公司)」,即便有人搜尋「蘋果公司」也會納入統計。

建議如果你追求更精確的趨勢追蹤,尤其是在多語言、跨地區的分析時,盡可能選擇「主題」以確保資料完整性。

中文分詞技巧:如何解決沒數據的問題?

Google Trends 的一大限制在於中文分詞系統與語意理解仍有偏誤,常出現「搜尋結果為零」的情況,這時可能不是沒人搜尋,而是你用了不被識別的寫法。

常見技巧包括:

  1. 避免空格與特殊符號:如「日本 東京 旅遊」建議合寫成「日本東京旅遊」
  2. 改用短詞組測試:把長句拆開,例如「東京旅遊推薦」可試試「東京旅遊」、「東京景點」
  3. 試用主題選項:如「咖啡廳」可改選「Cafe(主題)」而非單字搜尋
  4. 切換語言與地區:將介面語言設為繁體中文,並選定台灣地區,有助系統更精確辨識

排除數據與 Bug 提醒(2025 最新觀察)

根據 Google 官方說法,Trends 提供的資料並非搜尋量的絕對值,而是取樣數據,並經過標準化與過濾處理,這也導致部分數據會出現:

  • 某些冷門詞完全不顯示(樣本數不足)
  • 地區熱度數據顯示「0」但實際上有人搜尋
  • 搜尋結果圖表忽高忽低,出現「鋸齒狀」

中文語境中也會受到語意模糊與多義字詞影響。像是「美的」、「蘋果」、「小米」這類既是品牌又是常見詞的字,往往容易被系統混淆。

因此建議在分析 Google Trends 數據時,應搭配其他工具交叉比對(如 Google Ads 的 Keyword Planner),以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來源造成誤判。

常見問題 FAQ:Google Trends 初學者都會問的事

以下為Google Trends 常見問題:

為什麼查不到關鍵字?

在使用 Google Trends 時,有時候輸入關鍵字後卻出現「沒有足夠的資料」的訊息,這通常並不代表完全沒有人搜尋,而是因為該關鍵字在所選的地區、時間或語言範圍內,搜尋量太少而無法形成有效趨勢

解決方式建議如下:

  • 拉長時間範圍(例如改查過去 12 個月)
  • 擴大地區設定(如改查「全球」或「全台灣」)
  • 簡化關鍵字詞組,避免過長或冷門關鍵字
  • 改選主題(Topic),取代直接搜尋字詞,有助取得更廣的語意延伸

這類問題在處理冷門產品或新創詞彙時尤其常見,建議初學者多試幾組變化詞會更容易查出資料。

為什麼數據不準?

Google Trends 呈現的是「相對搜尋熱度」,而非絕對的搜尋量,因此曲線上出現高點並不代表搜尋次數多,而是在當時當地的搜尋中相對最熱門的比例,Google 使用的是取樣資料,並會排除重複搜尋與異常流量,因此:

  • 數據曲線可能會「鋸齒狀」不穩定
  • 冷門關鍵字數據會跳動
  • 地區熱度差異可能有延遲

若要更精準掌握實際搜尋量,建議搭配 Google Ads 關鍵字規劃工具(Keyword Planner)等工具進行交叉驗證。

Google Trends 免費嗎?需要登入嗎?

是的,Google Trends 是完全免費的工具,使用者不需要登入 Google 帳號也能直接查詢趨勢資料,你可以自由切換地區、時間、語言與搜尋平台,不受功能限制。

但若你想儲存比對內容、導出趨勢圖表或製作長期觀察記錄,建議登入 Google 帳號後操作,這樣才能使用「下載 CSV」或「共用圖表連結」等功能。

總結與推薦:掌握 Google Trends,讓搜尋量變流量!

只要善用 Google Trends,就能從龐大的搜尋趨勢中找到關鍵字的價值與時機點,但要真正把搜尋熱度轉化為品牌流量與商業成果,還需要結合關鍵字策略、內容規劃與網站優化,這正是我們玩構「SEO行銷」的專業所在。

我們不只協助你分析市場趨勢,更能根據實際數據幫你打造有流量、能轉換的網站內容。如果你想讓品牌在搜尋結果中脫穎而出,現在就是開始優化的最佳時機!

立即了解更多玩構SEO方案,從趨勢走向流量,讓你的網站被更多人看見!

分享我們的文章:
瞭解更多SEO、網站優化、網路行銷知識
Close